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3·28中国便秘日】女性高发,伤肠伤身 看如何才能“便通人和,畅享人生”

王净丽    2025-03-2810173

  便秘是一种常见但常被忽视的健康问题,数据显示,全球便秘患病率约14%,中国超1亿人慢性便秘。为提高公众对便秘问题的关注和科学认知,中国医师协会倡议设立了“中国便秘日”,今年的3月28日是第12个“中国便秘日”,主题为“便通人和,畅享人生”。

  中年女性便秘两年查出结肠癌

  50岁的患者王女士间断便秘约2年,平时一般3-5天大便一次,出现排便困难就自行服用些香丹清、芦荟胶囊等泻药,近半年出现两次不全肠梗阻,在当地诊所给予灌肠后症状有所缓解。因肠梗阻在当地治疗效果欠佳,便慕名来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就诊,副主任医师孙趁意为王女士进行常规治疗后其肠梗阻症状缓解,但在做进一步的肠镜检查后结果提示乙状结肠癌。在完善增强CT等相关检查,手术完整切除病变后王女士目前恢复良好。

  这类人群便秘高发,长期便秘危害大

  像王女士这样的患者并非个例,孙趁意在接受河南健康网采访时介绍, 门诊见到的便秘患者中,女性、孕妇和老年人居多,还有一些长期服用抗焦虑药的人群。女性病人和男性病人的比例大概是3:1,且与男性相比,女性病人群体明显更为年轻,在20-29岁会出现发病高峰。 长期便秘患者因肠动力不足,消化功能受损,可能腹胀、食欲差、口臭;干硬大便排出时可能损伤直肠黏膜,影响静脉回流,易引发直肠炎、痔疮等;老年便秘患者若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在用力排便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出血等严重问题。

  起底便秘“元凶”,三大原因引发

  谈及导致便秘的原因,孙趁意认为主要分为功能性、器质性与药物性便秘三种情况。功能性便秘可能与平素如厕时间长、排便时注意力不集中,膳食纤维及水分摄入过少,因工作或身体原因长时间坐位或卧床,平时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等有关。器质性便秘与肠腔狭窄、痔疮、肛裂等结肠肛门疾病,甲减、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疾病,硬皮病等肌肉疾病有关。药物性便秘与患者服用某些抗组胺药、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化学治疗药物等药物有关。

  预防与改善,注意三点

  孙趁意提醒,便秘危害大,发病率高,科学预防与改善需做到以下三点。合理膳食:增加纤维素(25~35 g/d)、多饮水(1.5~2.0 L/d)。规律运动: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车等改善便秘。一般推荐运动量为每天30~60分钟,每周至少2次。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两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每次大便时间建议在10分钟以内。

  六个误区,不要踩坑

  孙趁意表示,部分病人对便秘的认识存在误区,从而忽视病情导致病情加重,以下是最常见的几种。

       便秘就是指排便次数减少?便秘不只是排便次数少。排便困难、粪便干硬、量少、排不净等也是便秘表现,排便困难比次数少更严重。

       便秘不是什么大问题?便秘不是小问题。它可能与肠道肿瘤、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糖尿病等疾病相关,延误诊治会有风险。

       便秘就是消化系统的毛病?便秘不只与消化系统有关。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导致便秘。

       饮食清淡不吃油可以减少便秘?饮食清淡不一定能缓解便秘。肠道需要油脂润滑,适量摄入油分有助于排便。膳食纤维虽有益,但过量可能引起胀气和腹痛。

       长期洗肠可以治疗便秘?长期洗肠(灌肠)不能治疗便秘。它会扰乱肠道菌群,形成肠道依赖,加重便秘,还可能引发感染。

       服用泻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泻药不是唯一治疗方法。应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定时排便、多运动、平衡饮食)来改善便秘,必要时才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

       孙趁意强调,便秘不是小事情,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每周排便小于3次,排便时间长且费力、排便后仍有大便未排尽的感觉、肛门有堵塞感且粪便干硬,或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专家小传

   

  孙趁意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整合医学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消化内镜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消化病分会常委

  河南省消化内镜学会委员

  河南省肝病学会委员

  河南省消化内镜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会委员

  擅长: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如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熟练胃肠镜操作及内镜下诊治如EMR、ESD、POEM、STER、ERCP、胃肠道支架置入等操作。

  坐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坐诊地点:郑大二附院经八路院区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